目前分類:宜蘭區 (40)
- Dec 11 Sun 2016 16:42
請把傳奇留下─宜蘭五穀廟
宜蘭舊城的所有輪廓,保留在路的名字上,從我家的延平路走到東港路,接著舊城東路、南路走到南門口,彎進神農路,不遠的牌樓燕尾優美,古樸的廟口拜亭下的長凳有耆老說故事,廟內一方噶瑪蘭通判賜匾「制器壽人」高掛神屏上,香風飄然,木棟架典雅黝亮,大帝的一抹微笑始終讓人感到心安,這裡是先農社稷神祇壇,守護蘭城超過200年的五穀廟。時空易移,南門外的綿延的水澤田畦,已樓高層疊不若當年,但在百年老廟的風景裡,透過故事的點畫,飛梭的思古幽情就能在淡淡離愁中,成為最有想像的一把鑰匙。
嘉慶12年(1807),台灣知府楊廷理駐蘭十餘日勘查留下紀錄底本,輾轉開啟清廷收納蛤仔難的設治藍圖。嘉慶15年(1810)開始楊廷理籌備開蘭設廳事宜,建立九芎城的濫觴。由於蘭廳境內連年天災頻傳,水沖田園,三千田甲農作欠收。終於嘉慶17年(1812)翟淦為噶瑪蘭第一任通判之時,建社稷壇、神祇壇、先農壇,在廳治南闕外,定下每年春秋致祭,為民祈穀,翟淦老爺賜匾「制器壽人」一座。蘭陽平原風雨頻繁,至道光29年(1849)11月董正官到任通判,先農壇已受災毀損待修。咸豐2年(1852)遭遇強颱,先農壇全殿倒塌,五穀先帝聖像暫時移請武廟供奉。惟經費籌措耗時,修建計畫難進。終於,咸豐8年(1858)6月官民鳩資重建先農壇竣工,通判富謙賜匾「農醫之祖」,增置「重建先農壇碑」,石碑由時任通判富謙頒立,昭應宮住持僧良法師監立。
- Jun 12 Wed 2013 11:21
宜蘭│港口木荷‧豆金龜
- Oct 17 Wed 2012 20:20
宜蘭│金花石蒜‧花賊U28286
- Sep 26 Wed 2012 18:30
宜蘭│金花石蒜‧秋美人駕到
↗ 九月,隨著往事的記憶再次回到這條熟悉的山澗,再見金花石蒜成了年復一年的習慣。
是日我提著相機,踉蹌緩步的走過山澗,溪石上沒有太多青苔,我安心的在這裡稍稍佇足,
站在清澈的溪上,我轉身找不到影子,或許是背影沒有抓緊我、情不自禁的也潛入水中玩耍。
- May 10 Thu 2012 18:30
宜蘭│香草菲菲‧花園Buffet
- May 07 Mon 2012 09:05
壯圍│獨留青塚‧再訪台籍軍伕墓
- May 04 Fri 2012 22:58
宜蘭│五月‧稻田即景
- Mar 30 Fri 2012 01:31
宜蘭│葉宜興宅
- Mar 01 Thu 2012 00:15
宜蘭│公館圳‧杜鵑花龍
- Feb 06 Mon 2012 02:05
宜蘭│石獅‧百年面面觀(2013/4/07新增4例)
- Dec 12 Mon 2011 23:24
頭城│西一巷10號‧辳漁之家(1956─2011)
- Dec 03 Sat 2011 22:07
宜蘭 │吉米の懷舊秘境101
- Nov 27 Sun 2011 23:49
蘇澳│存仁定安宮‧過水火

↗
蘇澳功勞埔定安宮主祀五顯靈官華光大帝,配祀輔順將軍及福德正神。
五顯靈官大帝為三眼神尊,且左手持三角金磚、右手持劍,所謂五顯意謂掌管大地五行。
每逢五顯大帝聖誕存仁里定安宮都會舉辦廟會,往昔是在廟後的私人沙地上舉行過金火,
- Oct 18 Tue 2011 23:22
宜蘭│金花石蒜‧十月雨歇忽地笑
- Jul 31 Sun 2011 22:51
宜蘭│濁水溪治水工事竣功記念碑
- Jul 10 Sun 2011 00:09
宜蘭│夏夜花火‧穗花棋盤腳
- Jun 16 Thu 2011 02:28
中崙│鐵支路‧福德祠‧石敢當
↗記憶中每次搭火車行經中崙時,總會被一片諾大的稻田吸引,
有時隔著車廂的玻璃窗觀望都彷彿能嗅到稻草香。
頭城中崙有全台灣唯一在搭火車時可以看到的石敢當,
以及立身田中的福德祠,都是宜蘭線的鐵道旅行中很動人的一道畫面。
- Jun 05 Sun 2011 23:40
宜蘭│文昌炸醬麵
↗在台灣,每個人心中都該有一碗好吃的炸醬麵,
我最愛宜蘭市文昌路上這間店名就叫「炸醬麵」裡的炸醬麵,
這碗炸醬麵是我當兵時除了母親拿手的家常菜外回宜蘭就想去吃的美食,
我最愛點「炸醬麵小碗、細麵,再加一碗餛飩丸湯!」,話說吃麵配湯才是享受。
- May 07 Sat 2011 09:55
宜蘭│油桐花‧仁山植物園
- Apr 27 Wed 2011 07:12
壯圍│後埤‧台籍軍伕墓
↗1943年1月16日下午4點30分,一位來自宜蘭壯圍庄三塊厝的台籍軍夫江鐵登,死於南太平洋的新幾內亞島上,得年20歲。
墓誌文上清楚刻著「ニューブリデン島」新不列顛島,那是《大江大海》一書描述的拉包爾戰俘營所在地,傳聞如人間煉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