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宜蘭區 (4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宜蘭舊城的所有輪廓,保留在路的名字上,從我家的延平路走到東港路,接著舊城東路、南路走到南門口,彎進神農路,不遠的牌樓燕尾優美,古樸的廟口拜亭下的長凳有耆老說故事,廟內一方噶瑪蘭通判賜匾「制器壽人」高掛神屏上,香風飄然,木棟架典雅黝亮,大帝的一抹微笑始終讓人感到心安,這裡是先農社稷神祇壇,守護蘭城超過200年的五穀廟。時空易移,南門外的綿延的水澤田畦,已樓高層疊不若當年,但在百年老廟的風景裡,透過故事的點畫,飛梭的思古幽情就能在淡淡離愁中,成為最有想像的一把鑰匙。
 
嘉慶12年(1807),台灣知府楊廷理駐蘭十餘日勘查留下紀錄底本,輾轉開啟清廷收納蛤仔難的設治藍圖。嘉慶15年(1810)開始楊廷理籌備開蘭設廳事宜,建立九芎城的濫觴。由於蘭廳境內連年天災頻傳,水沖田園,三千田甲農作欠收。終於嘉慶17年(1812)翟淦為噶瑪蘭第一任通判之時,建社稷壇、神祇壇、先農壇,在廳治南闕外,定下每年春秋致祭,為民祈穀,翟淦老爺賜匾「制器壽人」一座。蘭陽平原風雨頻繁,至道光29年(1849)11月董正官到任通判,先農壇已受災毀損待修。咸豐2年(1852)遭遇強颱,先農壇全殿倒塌,五穀先帝聖像暫時移請武廟供奉。惟經費籌措耗時,修建計畫難進。終於,咸豐8年(1858)6月官民鳩資重建先農壇竣工,通判富謙賜匾「農醫之祖」,增置「重建先農壇碑」,石碑由時任通判富謙頒立,昭應宮住持僧良法師監立。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稻田染黃,夏天的味道越來越濃,走在通往大礁溪的路上,沿途可見結實累累的蓮霧樹,
晨光普照的枕山是這半天的目的地,這裡的望龍埤和花田村雖然盛名遠播,我卻移情別處,
湖山國小的港口木荷正值花季,枝梢上那比起五十元硬幣還大些的白花,流露著茶花般的優雅,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自認關心環境議題的人很少,相反的如果得知我想闡述的事實關於物種保育,臨時有事的人可能會更多。
上週六回宜蘭半天,雖然午後的多雲天氣讓山區氣溫驟降,我仍舊按照原定行程前往紀錄金花石蒜的近況。
四下無人的大自然裡,一點風吹草動都能被感覺的到,這傍晚的氣息突然很緊張,因為溪旁的鳥兒禁聲了。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九月,隨著往事的記憶再次回到這條熟悉的山澗,再見金花石蒜成了年復一年的習慣。
是日我提著相機,踉蹌緩步的走過山澗,溪石上沒有太多青苔,我安心的在這裡稍稍佇足,
站在清澈的溪上,我轉身找不到影子,或許是背影沒有抓緊我、情不自禁的也潛入水中玩耍。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學生時代對西班牙馬德里的阿托查Atocha火車站內有一座熱帶溫室印象深刻,
今年3月甫在宜蘭太陽埤開幕的「香草菲菲」意外的滿足我對Atocha的多年憧憬,
很難想像眼前的用餐環境裡出現許多大樹,我如數家珍的認出七里香、流蘇、桂花等等,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6) 人氣()



是日宜蘭風和日麗,回到壯圍後埤公墓,清明過後枯草逢雨新生,沙崙上的墓塚輾轉變成蔚然綠地,
鷦鶯在綠嫩的芒草枝間跳躍輕鳴,空氣中飄著稀微的海聲,來回反覆的提醒我這裡是如此僻靜,
闊別一年,墓碑上始終未見掛紙,我忍痛不宣,或許這二座台籍軍伕墓早就成為無人祭拜的孤墳。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近來天氣耐人尋味,白天出門喜逢艷陽,午後天邊卻烏雲密布,不到傍晚開始雷聲大作、傾盆大雨,
家鄉的稻作新秧在連日高溫多雨的氣候下更為翠綠盎然,遠眺宜蘭河岸上的田地已是一片廣闊的寧靜綠海。
我好整以暇的兀自走在黎霧橋上,發現稻田間有農人不停的往返田頭田尾灑肥,身影渺小卻顯得偉大可敬,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宜蘭水資源豐富,造就廣大良田,日治時期已是台灣三大米倉之一,「葉宜興」為宜蘭早期經營米糧生意的商號,
米行為前宜蘭市長葉煥培祖父葉和睦所經營,葉和睦之子葉長椪並曾任日治時期宜蘭街「蘭陽米商組合」之代表人。
由於葉家經營米糧事業有成,因此於宜蘭舊城外興建宅第,並於大正
9年(1920
)竣工,建築為單進四護龍的三合院;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蘭陽平原今年春天就在這般濕濕冷冷的日子裡度過,時序進入三月,賞櫻結束後,緊接著是更目不暇給的杜鵑花季!
平戶杜鵑由於樹勢強健、生長迅速、終年常綠、樹齡長久、耐濕冷、花冠大的特性早在日據時期就被商人引進台灣推廣,
北台灣最著名的賞杜鵑花景點莫過於臺北的台大校區和陽明山兩地,每年的杜鵑花節都會伴隨著校園博覽會吸引眾人參觀。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石獅是極富東方色彩的神獸,相傳能驅凶辟邪,因此古代官衙或廟祠常設石獅鎮守要道。
縱觀台灣百年,豐富的移民文化讓石獅充滿趣味,在時下潮流中大異其趣且衍生出各式姿態。
嘉慶二年(1797)由吳沙率壯勇成功入墾宜蘭,揭開台灣東部的歷史新頁,石獅文化亦逐漸在宜蘭成形,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4) 人氣()



100126日得到網友發佈訊息,告知辳漁之家業已執行拆除作業!
這消息來的又快又急,日復一日看到大家的熱心回報,太多的遺憾和不捨突如其來的驚醒人們的關心。
辳漁之家是頭城鎮上現存的最老戲院,為頭城鎮農會於民國42(1953)冬籌建,民國45(1956)竣工,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2007年我和阿傑開始尋訪分散宜蘭各地的四國三十三石佛,從此我渴望蒐集一切關於宜蘭的故事,
很意外是當時許多隨便亂拍的紀錄照,最後又帶我們走向更玩味的領域,往往最大的收穫就在最不起眼的平常中。
那些年我翻閱眾多關於宜蘭的書刊或調查,可嘆的是一甲子以來宜蘭的歷史總是圍繞幾個老古蹟上,走不出新局,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0) 人氣()



蘇澳功勞埔定安宮主祀五顯靈官華光大帝,配祀輔順將軍及福德正神。
五顯靈官大帝為三眼神尊,且左手持三角金磚、右手持劍,所謂五顯意謂掌管大地五行。
每逢五顯大帝聖誕存仁里定安宮都會舉辦廟會,往昔是在廟後的私人沙地上舉行過金火,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



十月國慶連假,我原以為無法回到宜蘭,我徹夜未眠的結束工作後,搭乘週六首班車逃離台北。
凝望著車窗外的雨,藕斷絲連的滑落,我忐忑掛念著宜蘭後山的金花石蒜,花況是否依舊美好。
熱帶氣旋的外圍環流夾帶厚重的雲氣如沸水般的在空中翻攪,雨燕高飛的蘭陽平原,下一場雨神秘難言;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

_MG_0754.JPG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IMG_8692.JPG

↗在宜蘭,穗花棋盤腳的能見度之高,除了公園、行道樹外,野外濕地更有豐富族群,
縱然是在開發密度較高的宜蘭市區仍保存許多觀賞穗花棋盤腳的據點,部分棲地完好。
仲夏的宜蘭,鄉間小道上瀰漫著各種入夜後的花香,氣息中參著稻穀香,多麼耐人尋味。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3) 人氣()

_MG_5180.JPG

↗記憶中每次搭火車行經中崙時,總會被一片諾大的稻田吸引,
有時隔著車廂的玻璃窗觀望都彷彿能嗅到稻草香。
頭城中崙有全台灣唯一在搭火車時可以看到的石敢當,
以及立身田中的福德祠,都是宜蘭線的鐵道旅行中很動人的一道畫面。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_MG_3033.JPG

↗在台灣,每個人心中都該有一碗好吃的炸醬麵,
我最愛宜蘭市文昌路上這間店名就叫「炸醬麵」裡的炸醬麵,
這碗炸醬麵是我當兵時除了母親拿手的家常菜外回宜蘭就想去吃的美食,
我最愛點「炸醬麵小碗、細麵,再加一碗餛飩丸湯!」,話說吃麵配湯才是享受。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

_MG_6838.JPG

五月的第一個周末,我們家提前慶祝了母親節,這天我們特別早起準備全家去爬山,早餐還是非常澎湃的母親節蛋糕!
驅車抵達仁山植物園的步道起點後,意外適逢「2011客家桐花祭」的「桐慶100蘭陽桐歡」活動,現場一片人海熱鬧非凡。
初夏清風拂翠,仁山步道拾階而上栽植了許多的金毛杜鵑猶然繁花似錦,好似春天透露欲走還留的心意,只等五月雪到來。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IMG_7759狀圍後埤.JPG

↗1943116日下午430分,一位來自宜蘭壯圍庄三塊厝的台籍軍夫江鐵登,死於南太平洋的新幾內亞島上,得年20歲。
墓誌文上清楚刻著「ニューブリデン島」新不列顛島,那是《大江大海》一書描述的拉包爾戰俘營所在地,傳聞如人間煉獄。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

1 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