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坪林保坪宮早期原供奉於民宅,初期建廟只是草厝,日本時代全廟改為磚木石結構,
今貌是民國
56(1968)以鋼筋水泥仿木重建的成果,翌年(1969)增加石獅、雕樑裝飾。
鋼筋混凝土的工法從日據大正年逐漸為台灣人接受,
RC耐火、耐震的特性大舉取代磚瓦木石等傳統建材,
戰後保坪宮修廟,經濟實用的鋼筋水泥無庸置疑成了首選。保坪宮廟體為二層樓建築,跳脫傳統平面空間的格局,
一樓作
後殿,二樓作正殿(前殿)。正殿主祀玄天上帝,旁祀王母娘娘、張公聖君,而後殿奉祀觀音大士等神祇。





台北│坪林尾‧保坪宮
                                                   攝影:2011.02.072013.02.16


保坪宮廟名取自「保佑坪林」,廟體歷經改建,今已是一棟兩層樓高的建築,主祀玄天上帝,是坪林地區的祭祀中心,
1960年《臺北縣誌》記載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1),坪林舊街的發展就以保坪宮為起點,走訪保坪宮成了認識坪林開墾史的大門。 

玄天上帝又名北極大帝、真武大帝,普稱「上帝公」或「帝爺公」。追溯中華文化最原始的傳說,玄武即龜蛇,是鎮守北方的神靈,能主宰風雨之事。
(2)然而傳說發展至宋代,將玄武和龜蛇分開,以玄武為真聖,龜蛇轉為附屬,人格化後的玄武除了受文獻記載,民間傳說更蓬勃發展。傳說大多直指玄天上帝原為一屠夫,後來悔悟殺業太重,自剖腹肚而亡,胃腸化為龜蛇,將之收伏,升天受封為玄天上帝。 

玄天上帝的開台祖廟之一為台南下營北極殿,明永曆
15(1661)由鄭成功的部將劉國軒將軍發起創建。而台灣最早官建的玄天上帝廟在台南府城內,創建於明永曆19(1665),廟名北極殿,今為臺灣國定二級古蹟。龜蛇(玄武)性好水,是古代自然崇拜的重要一脈,玄天上帝早期曾為海神,日後海神雖有媽祖取代,至今台灣沿海一帶仍有為數眾多的上帝公信仰,如宜蘭壯圍同興廟、後龍北極宮、梧棲真武宮等。有趣的是台灣的玄天上帝信仰在內陸更甚山區亦可見得,如嘉義竹崎真武廟,有一說認為此和清代移民攸關,玄天上帝早期跟隨漳州移民來台,由於這些漳州移民來自漳州山區,自然開墾台灣時,依山而居,原鄉信仰的玄天上帝因此移植台灣。除此,在宜蘭羅東奠安宮主祀的玄天上帝有治病的神力,曾經在羅東爆發瘟疫之際,賜丹醫癒眾信,原正座的五穀王,更因此屈居次殿,傳為美談。坪林保坪宮的玄天上帝信仰因何而來,墾民?航行?瘟疫?生番?相信這不是無解的答案。 

坪林保坪宮,早期原供奉於民宅,初期建廟只是草厝,日本時代全廟改為磚木石結構,今貌是民國
56(1968)以鋼筋水泥仿木重建的成果,翌年(1969)增加石獅、雕樑裝飾。鋼筋混凝土的工法從日據大正年逐漸為台灣人接受,RC耐火、耐震的特性大舉取代磚瓦木石等傳統建材,戰後保坪宮修廟,經濟實用的鋼筋水泥無庸置疑成了首選。保坪宮廟體為二層樓建築,跳脫傳統平面空間的格局,一樓作後殿,二樓作正殿(前殿)。正殿主祀玄天上帝,旁祀王母娘娘、張公聖君。後殿中間為觀音大士,旁祀天上聖母、福德正神。 

值得一說,張公聖君在當地人稱「黑面張公」,一說即「法主公」,一說為保儀尊王
(3),法主公和保儀尊王皆為安溪人奉祀的神祇。法主公是福建永春、安溪一帶奉祀的地方神,法主公的生平有多種說法,版本大抵上與斬除蛇怪有關。法主公是台灣茶商的守護神,相傳清光緒4年,台北大稻埕得勝街上的振南茶行發生瘟疫,多人感染,街坊紳商便恭請法主公的香火禳災,有幸度厄。事後茶商陳基德專程前往廈門,雕塑法主公金身迎請回台,供奉於台北南京西路上的法主公廟。保儀尊王(或保儀大夫)在台灣民間多稱呼「尪公」,傳說尪公能驅趕害蟲,是福建安溪縣茶農奉祀的茶葉守護神。除此,根據坪林公所網頁資料提及黑面張公原是本地樟腦業者所供奉的神祇(4),對坪林人而言張公聖君就是張公聖君,這份虔誠是無庸置疑。 

保坪宮的廟匾都是戰後捐獻,有總統和縣長的贈匾,民國
85年前總統李登輝「護國佑民」和台北縣議會「德慈配天」、民國88(1999)前北縣長蘇貞昌「靈光普照」和前鄉長梁金生「保境安坪」。正殿的神龕上浮雕「北極殿」落款丁未年,乃民國56(1967)重修留下。殿內的香爐為樹頭製作,其韻自然,值得一暏。 

全廟僅門神和正殿壁堵有施予彩繪,可能是民國
57年作品保存至今,匠師未落款,但畫風古韻,線條粗細兼備,有名家風采,相似作品在台北四腳亭吉安宮也能看到。正殿中門門神為秦叔寶、尉遲恭,特色是八字腳、腰間虎皮、與飄巾,諸多畫法使人聯想起近代彩繪名師:許連成、傅柏村、莊武男等各司傳承的門神風格,這些遍布北台灣的門神作品看似風格迥異,竟異中有同,其源是萬脈同宗、抑或百家齊鳴?更大膽臆測,保坪宮的門神彩繪會是宜蘭匠師所作嗎? 

諸多問題當下或許難得解答,先民攜火來此?張公聖君?門神作者?老實說,正因為這些疑惑,讓保坪宮變得更有趣。下次來茶鄉遊玩時,別忘了老街盡頭有一間立足百年的帝爺公廟,永遠庇祐坪林山城。

 


1、新北市百科知識庫《坪林保坪宮》蔡承豪 
2、摘錄《宜蘭縣史系列─宜蘭縣民間信仰》p.304 
3、新北市百科知識庫《坪林保坪宮》蔡承豪 
4、摘錄坪林鄉公所網頁介紹

 

坪林保坪宮:新北市坪林區坪林里79號      電話:(02)2960-3456








#1 坪林尾橋。
坪林舊橋是第一代宜蘭和台北間的要道,建於明治43年(1910),竣工於大正元年(1912),今已逾百歲。
在坪林地方的爭取下,坪林舊橋(坪林尾橋)有幸在民國97年(2008)9月16日公告為縣定古蹟。
相傳當時主要的建料,諸如水泥、鋼樑都是來自日本,經由深坑,由馬匹運送至此;
預拌水泥所需的砂石取自北勢溪,其工程浩大,完工後奠定坪林在北宜公路的樞紐地位。





#2 坪林(神)社舊址。
日據時期,本地為台北州文山郡坪林庄,
庄內設有遙拜所或大麻奉齋殿於今日坪林觀音台山頂。
惜未見文獻記載,地方多以神社稱呼。資料參詳《神社殘跡》






#3 國小百年老樹台灣油杉,攝於坪林國小。
坪林國小創校於明治38年(1905),在民國93年(2004)5月15日舉辦百年校慶。
這棵台灣油杉是坪林人許百能所種,當時他就讀於坪林公學校(坪林國小),
約昭和8年(1933),他在茶園發現一株一米高的小樹,詢問教師後發現是很珍貴的台灣油杉,
許百能便將這顆小樹種植在學校的教師職員宿舍旁,至今台灣油杉樹高已達十多公尺。
資料參詳《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4 坪林老街。





#5 柑仔店的空酒矸。





#6 保坪宮廟名取自「保佑坪林」,廟體歷經改建,今已是一棟兩層樓高的建築,主祀玄天上帝,是坪林地區的祭祀中心,
1960年《臺北縣誌》記載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坪林舊街的發展就以保坪宮為起點,走訪保坪宮成了認識坪林開墾史的大門。
 





#7 保坪宮舊貌,民國56年前重建前的格局為單殿三開間,
從照片中的信眾和廟體高度相比,可以看出保坪宮舊廟空間高聳。
翻拍自《坪林鄉誌》p.545。






#8 保坪宮廟體為二層樓建築,跳脫傳統平面空間的格局,一樓作後殿,二樓作正殿(前殿)
正殿主祀玄天上帝(上圖),旁祀王母娘娘、張公聖君。後殿中間為觀音大士,旁祀天上聖母、福德正神。

 




#9 玄天上帝又名北極大帝、真武大帝,普稱「上帝公」或「帝爺公」。
追溯中華文化最原始的傳說,玄武即龜蛇,是鎮守北方的神靈,能主宰風雨之事。
然而傳說發展至宋代,將玄武和龜蛇分開,以玄武為真聖,龜蛇轉為附屬,
人格化後的玄武除了受文獻記載,民間傳說更蓬勃發展。






#10 張公聖君在當地人稱「黑面張公」,
一說即「法主公」,一說為保儀尊王,法主公和保儀尊王皆為安溪人奉祀的神祇。
根據坪林公所網頁資料提及黑面張公原是本地樟腦業者所供奉的神祇
對坪林人而言張公聖君就是張公聖君,這份虔誠是無庸置疑。






#11 保坪宮正殿的神案上有神祇的刻像或塑像,可能是玄天上帝?!






#12 保坪宮的樹頭香爐散發著獨特的山城氣息。





#13 保坪宮的一樓(次殿)主祀觀音大士,旁祀天上聖母、福德正神。





#14 「李世民落海灘,薛仁貴救駕」





#15 泥塑龍堵,這作品略見交趾陶大師林再興的手路。





#16 坪林保坪宮的天公爐,有些人可能不知道為什麼進廟拜拜時第一香都要面向廟外,
其實那是在拜天公,自古社會以天為大,酬神謝天是常有的事,仔細看這門口的大香爐上寫著玉皇上帝呢!






#17 全廟僅門神和正殿壁堵有施予彩繪,可能是民國57年作品保存至今,
匠師未落款,但畫風古韻,線條粗細兼備,有名家風采,相似作品在台北四腳亭吉安宮也能看到。





#18 後殿門神:韋馱、伽藍。





#19 後殿門神:韋馱、伽藍。





#20 正殿中門門神為秦叔寶、尉遲恭,特色是八字腳、腰間虎皮、與飄巾,
諸多畫法使人聯想起近代彩繪名師:許連成、傅柏村、莊武男等各司傳承的門神風格,
這些遍布北台灣的門神作品看似風格迥異,竟異中有同,其源是萬脈同宗、抑或百家齊鳴?





#21 坪林保坪宮初期建廟只是草厝,日據時期全廟改為磚木石結構,
今貌是民國56(1968)以鋼筋水泥仿木重建的成果,保留迄今的舊廟石料彌足珍貴。






#22 坪林保坪宮舊廟石料中疑似石獅基座的遺構,石材是台灣東北部盛產的石英砂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