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寒溪」位於羅東溪上游,族群為泰雅南澳群,
本地涵蓋古魯社、寒溪社、小南社、大元社、四方林社共五大部落。
寒溪吊橋竣工於民國86年8月,全長可達324公尺,為宜蘭縣境內規模最大的鋼索吊橋。
站在寒溪神社的倚傍山山頂,遠眺著山谷中的部落,
那跨越羅東溪的寒溪吊橋,劃破了這山林間和諧的大地色,
是寒溪部落裡最引人入勝的新地標。
戰後,寒溪神社像多數日本海外神社一樣為人破壞面目全非,
無獨有偶的也像多數神社遺跡一般不復建,以現實景象面對歷史真相。




大同│寒溪神社
(カンケイ祠)    2009.09.12攝影

「寒溪櫻花」曾被選定為宜蘭十八勝之十四,然則事變境遷如今來訪寒溪已不見櫻花成林,失落之餘也許美麗碩大的寒溪吊橋能一解舟車勞頓下到這深山部落的期待。寒溪曾是宜蘭頗具規模的泰雅部落,關於部落的發展史我並未作足功課,但是談及到台灣的原住民就讓人聯想到日據時代的理番政策,尤其是自從昭和5年(19301027日爆發震驚海內外的霧社事件,逼破日人正視原住民的管理和教化,並快速展開在本島各大部落繳械、建校、設置神社的風潮,在昭和8年(1933811日鎮座的寒溪神社即是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的。

戰後,寒溪神社像多數海外神社一樣已遭到人為破壞,無獨有偶的也像多數神社遺跡一般,保存下來完整的參道以及部分的石燈籠,長期以來寒溪神社似乎不只因歷史舞台的轉移而褪色,神社和部落的關聯也從「教化」變成「觀光」,很慶幸寒溪神社迄今仍保有一份寧靜,我拾階而上,開始找尋遺跡下細流的懷舊密語。

寒溪神社位於今宜蘭縣大同鄉寒溪村寒溪國小後方山坡上,正名為「カンケイ祠」寒溪祠,主祀天照大神,以及死於侵台過程中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18471895);寒溪神社於昭和8年(1933811日鎮座啟用。寒溪神社現今遺存的石燈籠樣式少見,除了寶珠、燈袋、竿的部份為石作,其餘為水泥鑄成。此外還存有一座石作的手水砵、「銃獵の廢」碑、「誓詞」碑,文物頗多。關於「銃獵の廢」碑,設置於昭和8年(193311月,立碑之意圖正是欲禁止部落使用獵槍,可能反應當代日本政府在寒溪亦完成獵槍收繳,這是日治晚期很重點的理番政策之一,亦說明設置寒溪神社的撫番意味濃厚。談及撫番,當年日本人更試圖透過神社合祀祖靈的方式,將泰雅族人對祖靈信仰的崇拜轉植到日人神道信仰中,然而信仰融合不見成效,戰後隨著外交衰微,國民政府藉由拆毀日式建築來強化國家意識,混亂時局中的寒溪神社終於退居成無神無社的地景,終年隱身山林。

98
912日,我重回寒溪記錄神社遺址時,沿途的油桐花赫然出現了枝頭雪,不知是油桐多情、還是氣候有異,懶得思索的放下刻版印象,興奮的紀錄著這跨越季節的風景。亂綻的油桐花讓我想起了今年5月來不及盛逢的桐花季,而孤寂聳立的寒溪神社石砌參道,則讓我想到了一生可能都無法親臨的馬雅古城,於是時間不再是我以為的分分秒秒、日日月月,當空間趕不上時間,索性止步成就了歷史的降落場,包容迷失的人們空降、走回我們一度背道而馳的過去。九月的寒溪,我悄悄的來,像是專程前來緬懷神社的詩人一般,步履蹣跚不亦樂乎。(完)




寒溪國小:宜蘭縣大同鄉寒溪村16號





「寒溪櫻花」過去是宜蘭18勝景之一,然則時空變遷,早已不見櫻花成林的部落了。圖為櫻花和寒溪吊橋。





↗沿著寒溪國小一旁的山徑走去,可以直達山頂的社區,中途會經過一區遺跡,正是寒溪神社的舊址。





↗寒溪神社入口處的參道是用溪底的頁岩推疊成的,原始自然。





↗每次來寒溪神社,都感覺到神社的參道非常高陡,
讓人不由得因為敬畏而低頭注視階梯一步一步前進,
這謙卑的姿勢就像是信眾敬畏著神,專業的說法'就是「空間行為學」。





↗孤寂聳立的神社參道,讓我想到了一生可能都無法親臨的馬雅古城。
於是時間不在是我以為的分分秒秒、日日月月,
但空間趕不上時間,所幸止步成就了歷史的降落場,
包容迷失的人們空降、走回我們一度背道而馳的過去。





↗寒溪的山邊很容易發現這種大馬陸,
馬陸是一種千足綱的節肢動物,腐食底棲,非常溫馴。





↗寒溪神社的手水缽,是宜蘭縣內唯二的手水缽。





↗寒溪神社的手水缽,正面兩字寫的是什麼呢。





↗寒溪設置於昭和8年(1933)年11月的銃廢獵碑。





↗寒溪神社「銃廢獵碑」,水泥造,設於昭和8年(1933)11月。
立碑之意圖正是禁止部落使用獵槍,限制部落的反抗武力;
此碑的出現可能表示日本當局在寒溪本地已完成獵槍收繳,
碑身又同誓詞碑(或習俗改正碑)安座於神社拜殿,說明設置寒溪神社的撫蕃味濃厚。




↗誓詞碑,水泥材質。




↗誓詞碑碑文。可以看到「國語常...」(右)、「習俗改...」(中)等字。





↗石燈籠零件。





↗寒溪神社本殿前的石燈籠。
寶珠造型非常特別,是錐型的。




↗「御神燈」石燈籠,字跡遭水泥抹平。





↗寒溪神社一隅。石燈籠、誓詞碑、廢獵碑,神社遺跡各自靜守一旁。





↗寒溪神社本殿遺跡。


















↗寒溪神社的油桐花開。





↗沉溺綠意間的蜿蜒小徑、放慢旅行的腳步,終究不是「繁華」太遙遠,
而是不及「平凡自然」帶給我們的親切感。
如果我們願意透過這些遺跡來認識過去,何必需要時光機。
圖為通往寒溪路上的曲面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immylin 的頭像
    jimmylin

    島上旅行‧Jimmy Island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