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_MG_6427.JPG

鹿港興安宮是一座十分僻靜的媽祖廟,隱身在熱鬧的鹿港大街中,
有別於鹿港天后宮的絡繹香客、和新祖宮的官建名聲,興安宮像是一塊璞玉等待知音。
我們循著鋪滿紅磚的巷衡走到廟口,聽見一位三輪車車伕正拉桑子對乘客介紹興安宮的歷史,
引人入勝的是興安宮那「鹿港第一古廟」的頭銜;本地俗稱「興化媽祖宮」,相傳興建於清康熙23
民國74經政府公告為第三級古蹟,美中不足的是民國76琳恩颱風夜晚位於前殿墀頭的清代石獅遭竊....






鹿港│興安宮‧山櫻花
                                                                   攝影:2011.01.27

鹿港興安宮是一座十分僻靜的媽祖廟,隱身在熱鬧的鹿港大街中,有別於鹿港天后宮的絡繹香客、和新祖宮的官建名聲,興安宮像是一塊璞玉等待知音。我們循著鋪滿紅磚的巷衡走到廟口,聽見一位三輪車車伕正拉桑子對乘客介紹興安宮的歷史,引人入勝的是興安宮那「鹿港第一古廟」的頭銜。

鹿港興安宮本地俗稱「興化媽祖宮」,相傳興建於清康熙
23(1684),香火由福建省興化府人攜帶渡海來台,廟名「興安宮」取其「興化平安」、「興化安寧」之意。興安宮為鹿港的人群廟之一,「人群廟」係指大陸原鄉某一人群移民到臺灣時共同興建的廟宇,此人群廟同時兼具「同鄉會館」功能,如淡水鄞山寺(汀洲會館)、彰化慶安宮(銀同會館)、台南三山國王廟(潮汕會館);鹿港興安宮為「興安會館」,從正殿神龕上於清咸豐2(1852)重修所立的「奠安山海」匾上可看出,該匾左下角有一枚鈐印刻興安會館可證(1)。廟內唯二古匾為清光緒13(1887)局部重修時由蘭陽信士柯清泉、柯春榮叩酬的「慈航普渡」匾,有趣的是「叩酬」有「叩謝報酬」,蘭陽假設就是宜蘭,會是宜蘭人到鹿港大街經商成功嗎?為何不用常見的「噶瑪蘭」或「宜蘭」,這點教人不解。前殿龍邊壁面鑲有清光緒13(1887)的「奉憲示禁」碑,文初可見鹿港興安宮廟名。

興安宮廟貌簡樸,格局單殿二進三開間,全殿保留大量磚木構造,石作僅部分牆基柱礎以及中門抱鼓石,此外棟架為抬樑式並半嵌磚壁中,廟內不見落柱。民國74(1985)興安宮經政府公告為第三級古蹟,民國76(1987)琳恩颱風夜晚位於前殿墀頭的清代石獅遭竊,民國82年全面重修至85年竣工,彩繪由彰化和美陳穎派施作,整舊如新。民國100年牆面漏水改善工程動工,工期60日,可盼今年5月前完工。由於時質工程進行,媽祖神尊移駕廂房安座,幸得機緣近觀媽祖聖像,我很欣賞興安媽的神韻,單單一抹微笑就令人充滿溫暖。

興安宮的屋頂剪黏頗得古韻,屋脊的螯魚翹尾在日落餘暉下顯得蒼勁。瞥見廟旁一面印有清光緒12(1886)的古地圖的看板,能知過去廟埕有三階,由內而外分別是頭埕、二埕、三埕,三埕上還有2座旗杆座,廟埕旁還有一片大魚池,只是今非昔比,廟埕成了道路,旗杆座消失,魚池化為民房,滄海桑田下的興安宮的不變是意外還是蕭條使然。廟前古厝種有一株緋寒櫻花團錦簇,讓人驚艷在中台灣平地的山櫻開花性依然表現良好,春天真的降臨鹿港興安宮了嗎?

 

 

1、沿革資料參照《彰化縣古蹟與歷史建築導覽手冊》陳仕賢著一書p.100~104

 



_MG_5911.JPG

鹿港最聞名遐邇的媽祖廟「鹿港天后宮」,廟貌蔚然信徒者眾,逢年過節參拜人潮絡繹不絕。
鹿港共有三間媽祖廟,天后宮、新祖宮和興安宮,皆列入古蹟保護,其中以天后宮的建築格局最為華美。



_MG_6425.JPG

鹿港興安宮本地俗稱「興化媽祖宮」,相傳興建於清康熙23(1684),香火由福建省興化府人攜帶渡海來台。
興安宮廟貌簡樸,格局單殿二進三開間,全殿保留大量磚木構造,石作甚少,特色為廟內不見落柱。




_MG_6432.JPG

廟名「興安宮」取其「興化平安」、「興化安寧」之意。興安宮為鹿港的人群廟之一,
「人群廟」係指大陸原鄉某一人群移民到臺灣時共同興建的廟宇,此人群廟同時兼具「同鄉會館」功能,
如淡水鄞山寺(汀洲會館)、彰化慶安宮(銀同會館)、台南三山國王廟(潮汕會館),鹿港興安宮為「興安會館」;
從正殿神龕上於清咸豐
2(1852)重修所立的「奠安山海」匾上可看出,該匾左下角有一枚鈐印刻興安會館可證。



_MG_6459.JPG

這面古匾為清光緒13(1887)局部重修時由蘭陽信士柯清泉、柯春榮叩酬的「慈航普渡」匾,
有趣的是「叩酬」有「叩謝報酬」,蘭陽假設就是宜蘭,會是宜蘭人到鹿港大街經商成功嗎?
為何不用常見的「噶瑪蘭」或「宜蘭」,這點教人不解。



_MG_6474.JPG

鹿港興安宮正殿前有一座拜殿,仔細看可以理解為何廟內沒有落柱,因為建築的棟架和落柱都和磚牆結合。



_MG_6465.JPG

鹿港興安宮正殿的格柵門扇,門扇的頭堵平板上彩繪有「母儀稱后」。


_MG_6450.JPG

前殿龍邊壁面鑲有清光緒13(1887)的「奉憲示禁」碑。
在台灣不分南北都能看到把碑體鑲牆的作法,新莊廣福宮、新竹關帝廟、土庫順天宮、屏東武聖廟等不勝枚舉。



_MG_6477.JPG

「奉憲示禁」碑文中可見鹿港興安宮廟名。



_MG_6488.JPG

興安宮前殿的龍堵泥塑在夕日餘暉下顯得生動。



IMG_8905.JPG

民國74(1985)興安宮經政府公告為第三級古蹟,民國76(1987)琳恩颱風夜晚位於前殿墀頭的清代石獅遭竊。
日後重修時又補上墀頭石獅,可惜已是近代樣式,石材亦非原先的砂岩。



IMG_8916.JPG

前殿水車堵上的泥塑人物,自覺無識典故,不知人物為何,欣賞時純粹喜歡這種簡樸的古典韻息。



IMG_8940.JPG

來鹿港興安宮能抓兔子喔!位於前殿壽樑上斗抱處的兔子木雕精巧,題材是蕉葉下的兔子回眸望月。
加上最近新紀錄到幾處古蹟中的兔子題材,或許《來去古蹟抓兔子》一文能再發表PART 2。



IMG_8935.JPG

屋脊上的泥塑應該是民國82年至85年期間整修的作品,屋脊水平鏤空處作了雙龍搶珠,
脊面的題材有趣,有馬、樹、鳳凰、雞,不知組合起來代表什麼特別的吉祥寓意?




IMG_8899.JPG

興安宮的屋頂剪黏頗得古韻,屋脊的螯魚翹尾在日落餘暉下顯得蒼勁。



IMG_8929.JPG

興安宮前殿龍邊的燕尾脊插進隔壁民房的牆中。



IMG_8907.JPG

規帶上的文官泥像,仔細看文官手上捧著一隻小鹿,鹿有「招祿」、「進祿」的用意。
規帶是屋頂上順著屋瓦由上而下排列的脊帶,一般最普通的傳統屋頂會有一條屋脊和四條規帶,
常見廟宇屋頂的規帶末端會起翹作水草,或搭配人物坐騎,華麗者會作「牌頭」多用交趾陶裝飾。



_MG_6435.JPG

興安宮歷代先賢祿位。



IMG_8894.JPG

由於時值民國100年興安宮廟體牆面整修工程,媽祖等神尊移駕廂房安座,幸得機緣近觀媽祖聖像,
我很欣賞興安媽聖像的神韻,單單一抹微笑就令人充滿溫暖。從媽祖面容還留有微微的粉色,或許興安媽本來亦非黑面。




_MG_6438.JPG

興安宮旁民宅馬背上的工法很像是台南府城很常見的「壁鎖」,
由於許多壁鎖貌似剪刀,俗稱為鐵剪刀,足了剪刀狀還有S和X型的,第一次發現牛角型的鐵剪刀。
鐵剪刀這種作法據信是荷蘭人占領台灣時引入的,主要是利用鐵件固定桁架和壁體,亦有裝飾牆面的功用。



IMG_8958.JPG

鹿港興安宮廟前的橫巷口有一座「宮埕界」石碑,宮埕指「興安宮廟埕」。
根據廟方收藏的一張光緒12年(1886)地圖載明「斷勘自磚路外起  分府蔡橫一丈路歸興安宮管  並立碑為界  光緒十二年七月 」。



_MG_6493.JPG

廟前古厝種有一株緋寒櫻花團錦簇,讓人驚艷在中台灣平地的山櫻開花性依然表現良好,春天真的降臨鹿港興安宮了嗎?



IMG_8936.JPG

興安宮是一處很意外的停留點,是日我們很隨意的沿著鹿港大街漫遊,
追著午後蔚藍的天際線從容紀錄了一系列精彩的街屋後,又繞進無名的巷橫中尋寶,
也許基於一種人和土地的呼應,我們理應獲得更難忘的邂逅,這麼自然的看到這間小廟「興安宮」。
我們不是唯一佇足在此的過客,但安靜的廟埕上隱露出一種空寂,我似乎只能承認這是一種時代變化,
我承認旅行是為了讓自己回頭適應環境,其中我們不該抱持太多成見,面對一切如果我們失去選擇權時。
幸運如我,春天沒有趕上北部的賞櫻潮,卻在彰化鹿港興安宮巧遇一棵紅花肆綻的緋寒櫻,此等緣分耐人尋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