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銅鑼重光診所IMG_0478.JPG

抵達銅鑼車站後,很快就能在站前廣場,看到巷底的重光診所,
這是一間被綠樹包圍、散發濃厚和洋風格的木造醫院,亦為劉肇芳醫師的故居;
銅鑼重光診所,興建於民國38(1949),建築樓高兩層,據悉木材取自宜蘭太平山。
民國73(1984)由侯秀賢執導的國片《冬冬的假期》,讓這幢老診所作為主角的外公家,
編劇朱天文描寫一段外公用留聲機播放古典樂的場景,巧合投影在一樣熱愛古典樂的劉醫師身上....






銅鑼│重光診所‧劉肇芳故居
                                                    攝影:2010.11.20

抵達銅鑼車站後,很快就能在站前廣場,看到巷底的重光診所。這是一間被綠樹包圍、散發濃厚和洋風格的木造醫院,也許受盛名所累大門未開,但單純看著外牆的雨淋板和窗柵的光影變化,表面拾遺仍充滿趣味。

銅鑼重光診所,興建於民國38(1949),醫師劉肇芳開設,劉肇芳是名翻譯家劉慕沙之父,小說家朱西寧的岳父,作家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的外公。劉肇芳生於明治41(1908),西湖人,新竹中學畢業後考進台北醫學專門學校(台大醫學院前身),為銅鑼灣庄第一位台北醫學專門學校的學生,學費由鄉親集資,畢業後為了回報鄉里,劉肇芳遂於昭和8(1933)接下銅鑼老醫師徐阿煌(公館人)的東海醫院,醫院後來遷至老街媽祖廟(銅鑼天后宮)旁,改名「富士醫院」,富士乃銅鑼日治時期的舊名,前述兩地均是租賃的住宅兼醫院。昭和10(1935)421日晨間6點中部大地震重創銅鑼,死傷慘重,劉肇芳醫師在媽祖廟外埕急救傷患。1944年二戰末期,劉肇芳受徵召前往南洋,富士醫院停業;於菲律賓逃難期間,曾見過一棟西班牙式建築,萌生返鄉後的建屋心願。戰後,劉肇芳平安回台,眼見福興舊街蕭條,平行鐵道的新街(今中正路一帶)商屋林立,民國38(1949)買下銅鑼車站旁土地,興築診所兼住宅的二層樓屋舍,是當代銅鑼最氣派的建築,建材取自宜蘭太平山的檜木,經鐵路運抵銅鑼,時值臺灣國民政府頒佈的戒嚴時期,物流受限,私人建築能有這般規模更顯珍貴。光復後,銅鑼不再延用「富士」外名,富士醫院改以「重光診所」之名開業,救世濟人一甲子後,民國88(1999)因年事漸高停業。民國93(2004)2月劉肇芳於自家臥房辭世,享年97歲。子女為保留重光診所不遺餘力,申報歷史建築,並自費局部重修,維持建築原貌,迄今銅鑼仍以重光診所為榮。

民國73(1984)由侯秀賢執導的國片《冬冬的假期》A Summer at Grandpas獲第7屆法國南特三大洲影展最佳劇情片獎、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片中描寫生長在台北的冬冬去苗栗外公家過暑假的生活,苗栗外公家正是以銅鑼的重光診所作為場景,一幕外公用留聲機播放古典音樂的劇情,巧合投影在熱愛古典樂的劉肇芳醫師身上,該片編劇是朱天文、劉肇芳醫師的外孫女。

重光診所的入口是一座拱形的九重葛綠籬,搭配建築玄關的入母屋破風,散發多元文化的空間氛圍。屋後有一口井,井上有一座日式的打水幫浦「津田式」,這款在各地日治時期的大戶人家中都不難發現的老打水幫浦,值得細細品嘗。診所外庭院有一座魚池,景觀待整。那屋前的一排尤加利樹枝葉蓊鬱,當風吹來時,尤加利葉子窸窣聲尤其響脆,當診所內又步入一對旅人後,我自然默默退出,保留我以為重光診所應該專屬的寧靜感覺給下一位幸福的訪客。




銅鑼重光診所:苗栗縣銅鑼鄉銅鑼村武聖路10號


好文推薦:《黑皮的天空》   苗栗銅鑼重光診所   2009

延伸閱讀:銅鑼鄉公所古蹟介紹─重光診所



2010.11.20~11.21苗栗二日遊
2010.11.20:後龍新蓮寺→銅鑼天后宮重光診所銅鑼武聖廟肚臍餅杭菊→銅鑼敬聖亭
2010.11.21:後龍新蓮寺→城隍廟→醫院→文昌祠→淨善堂→謝氏宗祠→湯氏宗祠




銅鑼重光診所IMG_0425.JPG

搭乘縱貫線山線在銅鑼車站下車後,在站前廣場往北方的看去,巷底的一幢美麗的木造建築即是「重光診所」。
重光診所前身為「富士醫院」,富士乃銅鑼日據時期的地名;富士醫院原位於天后宮旁的銅鑼老街(今福興村)上。
民國38年(1949)劉肇芳有感銅鑼市街種心已轉移至新街(今中正路一帶),遂籌資買下車站旁土地,著手新建醫院兼住宅。
劉肇芳醫師在此行醫一甲子後,由於年事已高,民國88年(1999)停業;劉醫師辭世後,子孫自費重修,提報歷史建築保存。
重光診所的入口是一座拱形的九重葛綠籬,沿著院牆列植了一排尤加利樹,其枝葉蓊鬱,樹齡應逾30年。



銅鑼重光診所IMG_0430.JPG

重光診所的玄關雨庇作的是和風建築的入母屋破風,典雅的傳統建築總讓人難忍懷念之情。


銅鑼重光診所IMG_5110.JPG

破風上雅緻的鬼瓦。
鬼瓦中間飾有八瓣的花形紋,猶如鄉間野生的王爺葵一般。



銅鑼重光診所IMG_0473.JPG

玄關雨庇下的木結構。



銅鑼重光診所IMG_0474.JPG

大門門鎖,帶有一點銅綠。


銅鑼重光診所IMG_0466.JPG

這是一間被綠樹包圍、散發濃厚和洋風格的木造醫院,也許受盛名所累大門未開,
但單純看著外牆的雨淋板和窗柵的光影變化,表面拾遺仍充滿趣味。



銅鑼重光診所IMG_0472.JPG

印象中這種造形特殊像是倒放的石板伯公燕尾的石器,是用來藍染的,
至於如何使用我也很困惑,絕對不會是我最初以為要拿來砍頭的刑台...那會很恐怖.。



銅鑼重光診所IMG_0465.JPG

屋後有一口井,井上有一座日式的打水幫浦「津田式」,
這款在各地日治時期的大戶人家中都不難發現的老打水幫浦,值得細細品嘗。




銅鑼重光診所IMG_0445.JPG

重光診所內的「益」字號的文化瓦(黑瓦、日本瓦)。
自己幾年下來的亂跑亂看中已紀錄過的文化瓦廠號有:
臺灣圖樣的「松山舜竹商會」字號(樣品於宜蘭郡守官邸)、
「蘭」字號(疑似宜蘭煉瓦株式會社,樣品發現於汐止)、
「竹」字號(疑似新竹煉瓦株式會社,樣品發現於楊梅)、
「三和」字號(疑似高雄大樹鄉三和瓦廠的出產品,發現於雲林)、
「榮」、「吉」、「協」字號(未知廠名,發現於苗栗)。
我很想知道這些字號的來由,有知道或有興趣其他瓦片商號的朋友麻煩多多指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immylin 的頭像
    jimmylin

    島上旅行‧Jimmy Island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