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尾專賣一種不能吃的蛋糕,儘管沒有人在意口味,花色和種類卻選項繁多,
不用懷疑,蛋糕雖然不能吃但很實用,因為這些都是毛巾作的,他們是「蛋糕毛巾」。
興隆毛巾觀光工廠成立於民國68年(1979),最早是生產鞋底布料,民國80年(1991)始製造毛巾;
虎尾曾經是臺灣的毛巾王國,興盛時期據稱有多達300家的工廠,由於品質穩定時常供不應求。
然而1990年代後,面臨大陸、越南低廉毛巾傾銷,毛巾產業進入蕭條時期,直到蛋糕毛巾的出現....
虎尾│蛋糕毛巾‧興隆觀光工廠 攝影:2010.10.30
「怎麼蛋糕不能吃?」,因為這都是毛巾作的。興隆毛巾觀光工廠的成功,早是虎尾人的驕傲。
1950年代,臺灣毛巾產業萌芽,同期雲林的第一家毛巾工廠「中大棉織廠」成立,直至1980年初,中大棉織廠易主分家,隨之誕生許多中小型工廠,進入雲林毛巾產業的共榮時期,爾後十年毛巾外銷供不應求。虎尾是台灣毛巾產業的重鎮,興盛時期虎尾鎮內就多達300間的毛巾工廠,儼然就是毛巾王國。
興隆毛巾觀光工廠原名「興隆紡織廠」,設立於民國68年(1979),由林國隆、林素夫婦創辦,初期以代工鞋底布料為主,民國72年(1983)轉接毛巾胚布,民國73年(1984)遷廠至埒內里並擴大規模,民國80年(1991)轉型生產毛巾成品;約1990年以後,中國製和越南製的毛巾走私或循第三地轉口到台灣,以低廉價格傾銷,台製毛巾開始難敵市場競爭。民國90年(2001)興隆以「蛋糕毛巾」申請專利成功提升市場辨識度。民國91年(2002)1月1日臺灣正式成為WTO(世界貿易組織)會員,在促進公平競爭的前題,又臺灣國際地位不明,和大國的雙邊談判處於弱勢,毛巾貿易嚴重失衡,多數工廠覆滅。至民國95年(2006)通過中國大陸毛巾反傾銷稅,順利為台灣少數毛巾工廠保留活路。民國97年(2008)興隆開始規劃觀光工廠,於12月試營運,同年並獲經濟部工業局評鑑合格頒發「觀光工廠」證書營運迄今,未來計劃成立毛巾博物館,凝聚臺灣毛巾產業的文創力。
慶幸臺灣的興隆毛巾用心堅持MIT,讓我有緣親走虎尾,見證毛巾工廠的完美轉型,興隆已經為這夕陽產業開闢一道永續經營的遠景。想知道如何讓一條毛巾更有價值,不訪來興隆毛巾觀光工廠喝杯下午茶,聽導覽人員口中的虎尾毛巾有什麼故事,喜歡挑戰的人可以報名毛巾DIY,最後再買個喜歡的毛巾蛋糕收藏。有緣相約虎尾,歡迎來興隆觀光工廠,重新感受毛巾MIT的魅力!
虎尾興隆毛巾觀光工廠:雲林縣虎尾鎮埒內里84-1號
延伸閱讀:興隆毛巾工廠官方網站 、虎尾毛巾官方網站
2010.10.30~31雲林行
2010.10.30:鱉潭莊趕宅→埔南荷蘭公廟→蔡厝農場2號井→虎尾合同廳舍館→興隆毛巾觀光工廠→崙背奉天宮→崙背綠色隧道
2010.10.31:虎尾第一街→虎尾貨物掛→虎尾鐵橋→二期稻→虎尾驛→虎尾圓仔冰→第一零售市場→鱉潭莊宅→箔仔寮漁港

↗
興隆毛巾觀光工廠的大門,廠房旁的一排大樹好綠好美喔。
↗我們就沿著這條綠色隧道進入毛巾工廠。
↗WOW~這就是「觀光工廠」的認證,
民國97年評鑑通過後對興隆毛巾工廠來說一定是個相當重要的里程碑。
↗毛巾工廠的生產區的空氣中混著很多很多飄舞的毛絮,
我很喜歡這種感覺,特別是棉絮的味道,伴隨著紡紗機的運轉聲,
一切都好熟悉,回想小時候特別喜歡在媽媽老家的成衣廠裡的撿碎布玩,
常常玩到身上都沾滿毛絮還是樂此不疲,當父母最後發覺時都會很頭疼....
↗緯紗機的棉紗原料,有沒有突然覺的一條毛巾生產過程很難想像呢?
興隆毛巾工廠有開放生產區內作預約導覽,大家可以好好了解一下織布唧唧復唧唧的過程。
沿著綠色隧道前進,過了生產區後就是門市部,來這裡買紀念品的人好多好多。
雖然「造型毛巾」這詞聽起來很不吸引人,看到實品真的很心動,他們一直對我發射可愛光波呢!
↗蛋糕毛巾不僅僅侷限在小蛋糕,多層大蛋糕一樣可以作出來。
↗這是興隆工廠內最誇張的蛋糕毛巾,這份量好驚人,不敢置信都是毛巾一條條作的。
↗令人莞爾但是我超愛的「蛋糕毛巾禮盒組」,哇嗚~這是很傳統的瑞士捲喜餅禮盒,我好懷念喔~
自從伊莎耳背和大黑松小涼口出現後,傳統喜餅都消失了,突然很想念義美的餅乾鐵盒、三條瑞士捲禮盒、還有圓圓的大餅。
↗三明治!!超像的咧,可惜沒賣了,陳列在展示櫃中,我凝望出神,腦子裡突然響起廣仲的早餐歌...對呀~對呀~
↗
旺來以及蘆薈盆栽。
我很愛鳳梨這種熱帶水果,所以當下挑了一顆飽滿的旺來回家珍藏!
↗讓人口水直流的毛巾甜筒,興隆工廠是不是抓住臺灣人都很愛吃的本性,怎麼能不買呢?
拜託下次作成物理課本或是英文課本,我就能恢復理智了....
↗我不經意又買下一隻毛巾棒棒糖,就用這條很甜的毛巾作為妹妹的禮物。

↗小虎毛巾!!虎尾興隆毛巾觀光工廠永遠等你來認識毛巾,
在這裡毛巾能作的料理和造型真是無法想像,有緣相約虎尾,歡迎來重新感受毛巾MIT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