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說台北的小孩很好命,因為台北有國際水準的博物館真的很多,重點是台博土銀分館開幕囉! 勸業銀行台北支店位於路口轉角,其建築平面為「L」型,外側開廊,巨大的羅馬柱列加深廊線的垂直視野,尤其從低矮的臺北騎樓,過渡到勸業銀行台北舊廈時,那種空間感的釋放、和柱列排列鮮明的視覺引導,讓人對這氣勢傲骨的亭仔腳印象深刻。
日治時期的勸業銀行台北支店(1933~1945),光復後改為臺灣土地銀行,舊建築仍滿足日後使用,外觀幾乎沒有改變。民國54年(1965)土銀遷至附近的「建業大樓」,舊銀行於是閒置,民國80年(1991)5月4日正式公告古蹟保存,民國95年(2006)土銀與台灣博物館合作,開始計畫修復銀行舊廈。民國99年(2010)1月31日,勸業銀行台北之店以台博土銀分館重新開幕,館內作古生物常設展,重點是:「恐龍來嘞!」。
由於銀行的大廳是挑高二層樓的大空間,如果你認為兩層樓很小,那如果是一座大禮堂的兩層樓呢,銀行大廳就是這麼寬敞!大廳內被博物館展場人員佈置的相當讓人耳目一新,在台灣的博物館中能看到體積龐大的恐龍標本的就只有台中科博館和台北臺博分館了,由於古生物大展的展場設計著重於生物演化,除了大型恐龍外,其中有意義的標本能說成故事的標本還真的很多,像是在澎湖海溝打撈到的四不像和古象化石,身為台灣人就一定要來這裡認識一下。
包含七年級生的學長姐們,對於木柵動物園的「林旺爺爺」一定始終印象深刻,因為那是陪我們長大的共同記憶。二戰期間中國遠征軍在緬甸擄獲日軍所屬的運輸象隊,終戰後抗日名將孫立人奉命來台,便帶走三頭大象,作為緬甸沙場紀念,其中一頭就是大象林旺,林旺後來成為臺北圓山動物園(後遷木柵)的鎮園之寶,而同行的兩隻大象由於很早過世,所以很多人都無緣認識,其中大象「阿沛」的標本現在就在土銀分館中展出。 土銀古生物大展中的典藏品還不僅止於此,館內有一具數十尺的巨型鯨魚標本「布氏鯨」,早期展示於臺南四草的鯨豚博物館中,這個展館緊鄰於臺南四草的鯨豚急救站旁,民國96年(2007)3月我曾經到過這裡照顧過受傷的花紋海豚「妮妮」,同時在鯨豚館內認識了這具布氏鯨的標本。3年後,我竟然又在台博土銀分館中再一次近距離仰望「阿布」,這一次他可以恣意的飛騁在這土銀館內,恢復海上霸主的身分,重新和人類作朋友。當我看著土銀館的阿布時,我想起了《海賊王》在偉大航道大門的守門鯨魚「拉布」,拉布很幸運,最後跟魯夫作了好朋友,成為故事至今仍讓海迷們津津樂道的一段海上友情。喜歡「拉布」的你一定也會喜歡土銀館的台灣「阿布」,阿布的偉大航道正在進行呢!
歡迎你來台灣博物館土銀分館看古生物大展,更要來一趟銀行金庫的刺激探險,和美麗的建築之旅,而且一票看兩館,真的是超級划算!最後別忘了給辛苦的導覽解說志工們加油,台博你們真棒。
國立台灣博物館是少數台灣日治時期一直沿用迄今的博物館,前身為「兒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
台博分館土地銀行以前也並非一直是土地銀行,最初他是日本勸業銀行建造的台北支店。
土地銀行的巨大羅馬柱成功的讓人感受到古典建築的垂直線條之美,這當然是他被保留下來的因素之一,
99年(2010)1月31日土銀以台博分館身分重新開幕,並舉辦開館大展,這一次「恐龍真的來嘞!」。
台北│勸業銀行‧古生物展 2010.03.11 攝影
臺灣土地銀行,原為日本勸業銀行臺北支店,建於昭和8年(1933),由勸業銀行的建設課設計。當時日本勸業銀行分別在臺北和臺南兩地前後拓展,臺南支店建於昭和12年(1937),與臺北支店建築風格近似。
不過現在博物館內的鎮館之寶應該是這隻近年話題不斷很夯的「長毛象」,這隻長毛象骨骼標本可是貨真價實的唷,雖然他的體積不大,可是完整的長毛象標本是非常珍貴的,當初這隻長毛象標本其實並不完整,於是用其他個體的骨骼進行補足,就是我們看到的這隻品質很棒的史前巨象囉!
國立台灣博物館:台北市襄陽路2號
國立台博土銀分館:台北市襄陽路25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每日10:00~17:00,逢國定假日及連續假期照常開館,隔日休館,另每週一、除夕及春節初一休館。
[票價]:全票新台幣20元,半票新台幣10元,軍警學生或團體20人以上可購買半票。
延伸閱讀:
《古蹟入門》銀行篇 p.134~137李乾朗/俞怡萍合著。
《古蹟成恐龍窩 土銀總行變身博物館》中時報導。
《國立台灣博物館》網站。
↗藍天下的台灣土地銀行真的很典雅,雖然建築感覺像是用石材蓋的,
其實是仿石材的人工假石片組成,建築技術很高水準吧!
台灣土地銀行,原為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
建於昭合8年(1933),至今將逾80年歷史,佇立在這片開發過度的都市叢林裡,仍是那麼符合現代美學的觀感,
一個冰冷的城市裡,能多出現幾作懷念的時光機,
那麼生活在這城市就像是在尋寶,我們都是冒險故事決定未來結局的重要角色!
↗李乾朗教授在書中說這是「中美馬雅風格的人面浮塑」,但是我覺得比較像是中古騎士的鐵面具,
快來發揮你的想像力,這麼有趣的事情就不用聽專家怎麼說了,
開心最重要!因為這張面孔就是建築藝術和生活結合的最棒的話題!
↗土銀隔壁的「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和土銀一樣臉皮拉的緊緊的,外觀看起來幾近修好囉!
三井株式會社是日治時期日人在台灣的最大財團,也許有人會問那為什麼他會緊鄰勸業銀行呢?
不用多想,答案只是這裡以前是台北最重要的金融街,三井物產這樣大咖的財團龍頭當然會來這裡選個好位置囉!
聽說大樓裡有舊電梯,不知道是不是上海片常常出現的那種拉門電梯,真讓人期待。
↗台博土銀分館的大廳主要是巨型恐龍標本,不過我對那隻像雷龍的大恐龍沒啥印象,
因為我覺得這裡好眼花撩亂,感覺這麼多恐龍在這裡,標本又飛又跳的好像會打成一團,這些標本的姿勢就是這麼生動!
抬頭一望,這天花板上的翼手龍象真的在盤旋飛翔一樣,揚起我想像中的一陣風切氣旋!
↗蛇頸龍在空中飛耶!別懷疑,人都能在空中飛了,肉雞放出來也可以飛到樹上去,
讓蛇頸龍飛一下,你會有置身海底,觀看海下生物的震撼。
傳說中的尼斯湖水怪因為長頸的特徵,多被指稱是蛇頸龍,
不過脖子這麼長,不知道他睡覺的時候會不會更容易因此落枕!
↗這區是恐龍斷頭谷,這些生物很難想像他們也曾經是統治地球的霸王,
聽報導說兇猛的暴龍的基因跟我們常吃的肉雞有關,那這世界真的太奇妙了,
有一天我們人類會不會變成一種飼料,等著餵食下一輪的地球盟主!
↗比較了上面這兩張圖,你真的會希望把魚龍利用基因工程重新複製出來,實在太可愛了!
↗恐龍蛋。
↗古蜻蜓化石。
有人問我蜻蜓在哪裡,我指著這四片薄薄亮片回答他說:你以為這是國小上課說的雲母嗎?
↗博物館內的鎮館之寶應該是這隻近年話題不斷很夯的「長毛象」,
這隻長毛象骨骼標本可是貨真價實的唷,雖然他的體積不大,可是完整的長毛象標本是非常珍貴的。
當初這隻長毛象標本其實並不完整,於是用其他個體的骨骼進行補足,就是我們看到的這隻品質很棒的史前巨象囉!
↗別小看這具大象標本,
他可是當初追隨抗日名將孫立人來台的三隻大象軍團之一的「阿沛」。
阿沛由於來台後無法適應,甚早辭世。
而軍團中的另一號成員「林旺」最後成為台北圓山動物園的鎮園之寶,
林旺曾是台灣最家喻戶曉的動物明星。
↗他是「布氏鯨」,我喜歡稱他叫阿布,多年前我曾經在台南四草鯨豚博物館中看過他一次,印象深刻。
喜歡看海賊王的海迷們,一定也喜歡偉大航道門口的那隻抹香鯨「拉布」,拉布還在等待魯夫回來,
那阿布從台南來到了台北,他在等待什麼?阿布又有沒有去過偉大的航道?還是「ALL BLUE」?
↗土銀館中有一面台灣各式生物的標本,這裡是台灣最寂靜的春天。
↗沒有來過真正的金庫,別說你想變成有錢人。
土銀分館把金融業向來嚴禁閒人進出的金庫也開放了,很不意外的是裡面沒有財神爺,也沒有聚寶盆,
但裡面分類收藏了許多勸業銀行和土銀當時的歷史文物,整座金庫竟然規劃成土銀的發展史介紹,
由於動線窄小,參觀過程像是在探險一樣,新鮮感十足!
↗這個木盒子上浮刻了台灣花卉代表之一的蝴蝶蘭,
雖然不知道這盒子的用途,但看到他精美的樣子,
也許是高幹用來放重要借據或是協議書的寶盒。
好希望有一天綠島開滿了蝴蝶蘭「台灣阿媽」,就像日治時期的風景繪一樣。
↗圖為「鳳凰銅雕」。
土銀修復更換的許多舊物都被完整的保留下來,
作為歷史見證,更成為認識土銀沿革最直接的教材。
如果有一天我們國家的人民的文化水平都提高到我們懂得欣賞有價值的東西,
而不是盲從短利大肆破壞,我們一定會更謹慎的將每一塊土地做好更踏實的規劃和更彈性的展望。
↗這片青花瓷姑且無論其價值,但是這樣一小塊的碎片很有可能是我們重新認識歷史的微觀線索。
注意一下,磁片旁的小紙條寫了「主任於東側廊道地坪挖探時發現 080818」,這張紙條就是「態度」。
↗我想土地銀行這次的修復,是要用更宏觀、謹慎的態度來進行所有文物的修整,
連老舊發鏽的螺絲、鐵釘都集中在一個獨立的空間展示,他們想說明什麼?
我相信是一份誠懇的心,期待大家從這裡開始試著改變我們的世界,
不管你是新螺絲、舊螺絲,你都是這個世界的一份子,我們沒有遺忘,也不選擇遺忘,
當真相像水一樣透明時,我不禁會懷疑我們是不是更該走向真理,
而不是跟著偏激的媒體泥中打滾,忘了傳統美好的遊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