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厝農場和下寮農場是一片佔地廣大的蔗田,日治時期為製糖株式會社強制徵收農民土地得來,
光復後為北港糖廠的甘蔗原物料區;94年北港糖廠停產後,農場由虎尾糖廠接收,統稱為蔡厝農場。
今年虎尾糖廠計畫在11月開工製糖,屆時農場裡就會看到收割機和卡車來回奔波;
雖然通往蔗田的糖鐵荒蕪多年,然而蔗田內躲了一些老建築卻讓人找到懷舊的風景,
這間小屋是蔡厝農場的二號井,外牆的木紋充滿歲月的韻息,彷彿蔗田裡被遺忘的時光機...
四湖│蔡厝農場‧2號井 攝影:2010.10.30
蔡厝農場和下寮農場是一片佔地廣大的蔗田,日治時期為製糖株式會社強制徵收農民土地得來,光復後由台糖全數接收,早期為北港糖廠的甘蔗原物料區。民國94年(2005)北港糖廠停產後,農場由虎尾糖廠管理,並合併統稱為蔡厝農場。農場內種植甘蔗面積達279公頃,目前白甘蔗高度2米有餘。今年虎尾糖廠計畫在12月開工製糖,屆時農場裡就會看到收割機和卡車來回奔波,現在糖廠鐵道幾乎不敷使用,成本低廉的卡車相對而言更符合時宜,伴隨製糖業蕭條,目前雲林有九成以上的糖廠鐵道幾乎都已百廢待舉。
通往蔗田的糖鐵雖荒蕪多年,然而蔗田內躲了一些老建築卻讓人找到懷舊的風景,這裡是蔡厝農場的二號井抽水站,外牆雨淋板的木紋充滿歲月的韻息,彷彿蔗田裡被遺忘的時光機。農場管理員告訴我們這不是唯一一座木造的抽水站,我們則在同日發現蔡厝農場內至少有2座以上同類型抽水站。由於抽水站左右外牆共作了4組斜撐用來加強結構,興建當時應該十分重視且所費不貲。
徵求管理員同意後,我們如願參觀2號井內部。朋友PoPo發現我開門受阻,原來這抽水站的入口竟然是有濃濃和風的「拉門」。PoPo蹲低後在一指寬的門縫間靠著指腹抵住門角後,不費力的打開拉門,對我笑說日劇白看了。直到走出2號井,我蹲低身子卻發現無法關門時,PoPo這次站在一旁伸手直接關門,原來拉門的開闔就像是一種精神,進門時卑微屈身,出門時大方起身。
話說這一棟2坪大的空間內,有一座藍色的抽水機,外觀上出現疑似是商標的「JOHNSTON」,出水的接管上則有「JUNG」的凸字。抽水站室內可以看出屋頂為「中柱式屋架」,這種西洋式三角形屋架,大量出現在台灣1920年代以後的倉庫、禮堂,特點為室內除了承重牆外,無需落柱。此外,抽水站的屋架和內牆上的通柱間同樣作了大量斜撐穩固,這種嚴謹的態度不禁讓我聯想起了龜毛的日本人。
蔗葉隨風起舞,而空氣裡我只略略感受到一股落寞的草香,與乾燥的土塵味;抽水站附近的水圳邊長滿了猩猩草,和聖誕紅都是日本人引進台灣作為觀賞植物,花型就像聖誕紅的迷你版,後來少見園藝栽培,卻歸化成為野草,縱橫寶島天地。
2010.10.30~31雲林行
2010.10.30:鱉潭莊趕宅→埔南荷蘭公廟→蔡厝農場2號井→虎尾合同廳舍→虎尾興隆毛巾工廠→崙背奉天宮→崙背綠色隧道
2010.10.31:虎尾第一街→虎尾貨物掛→虎尾鐵橋→二期稻→虎尾驛→虎尾圓仔冰→第一零售市場→鱉潭莊宅→箔仔寮漁港
↗雲林四湖鄉的蔡厝埤尾指標牌。
↗蔡厝農場內種植甘蔗面積達279公頃,由於農廠人力減編廣大蔗田僅有2人維護。
↗農場內的白甘蔗高度已達2米。
↗蔗田內躲了一些老建築讓人找到懷舊的風景!
↗這裡是蔡厝農場2號井抽水站旁的曝氣池。
↗蔡厝農場2號井。
↗屋頂保留傳統的鋅板,再加蓋鐵皮。
↗抽水站左右外牆共作了4組斜撐用來加強結構,興建當時應該十分重視且所費不貲。
↗徵求管理員同意後,我們如願參觀2號井內部。
我卻開門受阻,原來這抽水站的入口竟然是有濃濃和風的「拉門」。
↗朋友PoPo蹲低後在一指寬的門縫間靠著指腹抵住門角後,
不費力的打開拉門,對我笑說日劇白看了。
原來拉門的開闔就像是一種精神,進門時的姿態謙虛,
那出門呢?出門時就要阿莎力一點起身關門就可。
↗2坪大的室內有一座藍色的抽水機,外觀上出現疑似是商標的「JOHNSTON」。
↗商標「JOHNSTON」特寫。
↗出水的接管上則有「JUNG」的凸字。
↗抽水站內部可以看出屋頂為「中柱式屋架」,
這種西洋式三角形屋架,大量出現在台灣1920年代以後的倉庫、禮堂,
特點為室內除了承重牆外,無需落柱。
↗抽水站的屋架和內牆上的通柱間同樣作了大量斜撐穩固,
這種嚴謹的態度不禁讓我聯想起了龜毛的日本人。
↗抽水站附近的水圳邊長滿了「猩猩草」,和聖誕紅都是日本人引進台灣作為觀賞植物,
花型就像聖誕紅的迷你版,後來少見園藝栽培,卻歸化成為野草,綜橫寶島天地。
↗蔗田採收不再經由小火車運送,改以價格低廉的卡車代替,
伴隨製糖業蕭條,目前雲林有九成以上的糖廠鐵道幾乎都已百廢待舉。
圖為虎尾糖廠光復路段的小火車行駛畫面,相關文章《虎尾│台糖小火車》。
↗糖廠鐵路北港線的起站「北港車站」,已成半邊厝。攝於2008年11月1日。
相關文章:
《虎尾│虎尾糖廠》
《虎尾│台糖小火車》
《虎尾│虎尾鐵橋》